2025年8月25日,应县木塔北广场人潮涌动,2025山西·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在此拉开帷幕。这场以“塔耀千年 瓷行天下”为主题的盛会,不仅是一场陶瓷产品的展销盛宴,更是一次千年窑火与现代产业碰撞的深度对话,标志着朔州陶瓷产业正以“新质生产力”重塑“中 国北方日用瓷都”的全球竞争力。
千年技艺的现代传承:从日用瓷到艺术瓷的跨越
朔州陶瓷产业的历史可追溯至辽金时期,应县木塔下的古窑遗址见证了“陶埴一技,独擅北方”的辉煌。如今,这里已形成日用瓷、建筑瓷、工艺瓷多元发展的格局。交易会上,怀仁市陶瓷艺术家白月展示的绞胎瓷作品《以爱之名》系列成为焦点。这种始于唐代、几近失传的技艺,通过现代设计语言焕发新生——色泥如星河涡旋,静态陶瓷呈现出流体般的动态美,不仅斩获第十二届“大地杯”金奖,更被江西省美术馆收藏,成为传统技艺现代化转型的典范。
科技赋能:智能化生产与跨界创新的双重突破
在应县优尊陶瓷的展位,一款与网易游戏《蛋仔派对》联名的陶瓷摆件吸引了年轻客群。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,将传统瓷器与潮流IP结合,产品远销沃尔玛、大润发等全球超市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朔州陶瓷企业正加速布局特种陶瓷领域:四通股份的氧化铝陶瓷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,松发股份的3D打印艺术瓷器单件售价突破万元,华光陶瓷开发的“高温色釉”技术使产品色彩持久度提升30%。
全球布局:从“朔州制造”到“朔州智造”的跃升
交易会现场,博达陶瓷的展位前国际采购商络绎不绝。这家企业95%的产品出口至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 家,年出口额达2.25亿元。数据背后,是朔州陶瓷产业“建链提质”的成果:全市陶瓷企业达108家,日用瓷生产线150余条,年产能38.5亿件,建成世界最大日用瓷单体车间。更关键的是,通过“快递+陶瓷”模式,2025年首月陶瓷快递外销259万件,直接拉动全链条产值1.8亿元,真正实现“产地直发、一日达仓”。
产业生态:政策驱动下的全链条协同
朔州市政府推出的“一都、二镇、三板块”战略,正加速形成陶瓷全产业链生态。怀仁、应县两大专业镇依托省级技术中心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推动从泥料加工到创意设计的全流程升级。交易会期间,陶瓷产业考察、文旅对接、电商直播等活动同步展开,旨在培育“游千年木塔·购朔州名瓷”的IP,推动“陶旅融合”。
站在应县木塔下,千年窑火与现代展会的交织,映照出朔州陶瓷产业的蜕变之路。从“北方瓷都”到“全球瓷谷”,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新,这场交易会不仅是产品的展示,更是朔州以陶瓷为媒,链接世界、重塑产业格局的宣言。正如白月所言:“陶瓷从不是冰冷的器物,它是人与大地、与时间、与自我的对话。”当朔州陶瓷搭乘中欧班列走向全球,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,正书写着新的传奇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