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2日起,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推出"无托运行李15分钟登机"服务,首批覆盖南航"青广快线"、山航"青渝快线"等12条精品航线。这项被业内称为"机场"的举措,正引发国内航空服务模式更新。
流程再造:压缩40分钟的关键节点
传统登机流程中,值机截载(35分钟)、安检(15分钟)、登机口候机(10分钟)三大环节总耗时约1小时。新模式下,旅客通过"识别+电子登机牌"完成自助值机,安检通道增设CT行李扫描仪,使单通道 throughput 提升至180人/小时。实测显示,从抵达机场到登机口平均仅需18分钟。
商业逻辑
青岛机场集团董事长刘伟透露,快线旅客占比已达38%,但其消费贡献率超60%。转场四周年之际,机场联合航司推出"中转免住宿""空铁联运补贴"等政策,目标将2小时航程覆盖人口从3亿提升至5亿。东航地面服务部经理指出:"高频次商务旅客对时间敏感度极高,15分钟登机可显著提升航线竞争力。"
技术支撑:智慧机场的生态构建
该服务依赖三大技术底座:5G+北斗定位实现行李全程追踪,AI视频分析自动识别异常行为,区块链技术保障旅客数据安全。目前,青岛机场已申请12项服务流程专利,并与华为共建"智慧机场联合实验室",研发下一代毫米波安检门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