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暑期,广州番禺、天河、越秀等七区同步启动HPV疫苗惠民接种计划,以“不限户籍、减免费用”的创新模式,推动适龄女性和男性群体主动接种,构建起覆盖青少年、成年女性及男性的立体化防控网络。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国 家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》的积极响应,更标志着我国宫颈癌防治从“单性别防控”向“全人群阻断”的战略升级。
政策创新:从“女性专属”到“男女共防”
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发布的《进一步推动“旅居云南”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》,此次惠民政策首次将男性纳入接种范围:9-26岁男性可接种进口四价或九价疫苗,其中完成三剂次接种者可享第三针免单优惠。以天河区为例,16-26岁男性接种九价疫苗最高可减免1310元,相当于承担21元/剂的接种服务费即可完成全程免疫。
这种“男女共防”模式具有科学依据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专家马远珠指出,男性HPV感染率高于女性,且88%的肛门癌与HPV相关,但病毒自然清除率更低。广州皮肤病医院主任罗权强调,男性接种不仅能保护自身,更能阻断病毒向伴侣传播,形成“群体免疫链”。
实施路径:精准补贴与流程优化
政策采用“分档减免+动态调整”机制:9-14岁女性仅需接种两剂,第二剂免费;15岁以上女性及男性接种三剂,第三剂免费。以进口九价疫苗为例,9-14岁女孩全程费用从原价3993元降至1331元,降幅达66.7%。
为提升接种率,各区构建“校-医-家”联动机制:越秀区大塘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入校宣讲、家长课堂等形式,实现初一女生“应种尽种”;白云区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将学生等待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。数据显示,番禺区试点期间,9-14岁女性接种率达89%,接近世卫组织90%的目标。
社会效益:从健康到经济的多重红利
从健康维度看,政策直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。世卫组织模型预测,若我国90%的15岁前女孩完成接种,2030年宫颈癌发病率将下降70%。从经济维度看,预防投入效益显著:治疗一位宫颈癌患者需数十万元,而接种一剂疫苗成本仅数百元。天河区测算显示,其惠民政策每年可减少医保基金支出超2000万元。
更深远的意义在于,政策推动医疗理念从“重治疗”向“重预防”转型。正如番禺区妇联副主席李艺妍所言:“预防一例宫颈癌,就是挽救一个家庭。”这种转变,正是“健康中 国”战略的生动实践。
挑战与展望:从试点到全国的跨越
尽管政策成效显著,但仍面临疫苗供应、认知差异等挑战。2025年数据显示,全国HPV疫苗需求量达8000万剂,而国产二价疫苗年产能仅3000万剂,供需矛盾突出。此外,部分家长对疫苗安全性存在疑虑,需加强科普。
对此,专家建议:一是将HPV疫苗纳入国 家免疫规划,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;二是借鉴深圳经验,对农村地区提供额外补贴;三是利用AI技术优化预约系统,如越秀区试点的“粤苗”APP,将接种效率提升40%。
当广州的多区试点为全国提供范本,当男性与女性共同举起接种的臂膀,这场惠民政策不仅筑牢了健康屏障,更彰显了社会对生命全周期的关爱。从“一苗难求”到“惠民普及”,从“女性专属”到“男女共防”,广州正以实践证明:消除宫颈癌,始于每一针的接种,成于全社会的共筑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