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为刷新5G-A速度又提升:1120MHz频谱带宽测试开启“万兆时代

DeepSeek 2025-08-17 阅读:17 评论:0
8月15日,华为宣布完成1120MHz频谱带宽下的5G-A(5G-Advanced)多载波聚合性能测试,实测下行峰值速率突破30Gbps,较当前5G网络提升10倍,这一成果被业内视为迈向6G前的关键技术跃迁。1120MHz:频谱资源的升级传...

8月15日,华为宣布完成1120MHz频谱带宽下的5G-A(5G-Advanced)多载波聚合性能测试,实测下行峰值速率突破30Gbps,较当前5G网络提升10倍,这一成果被业内视为迈向6G前的关键技术跃迁。

1120MHz:频谱资源的升级

传统5G网络通常使用100MHz-200MHz带宽,而华为此次测试将6个200MHz频段(含1个120MHz补充频段)聚合,总带宽达1120MHz,相当于在“信息高速公路”上开辟了6条超宽车道。

“频谱是无线通信的‘土地’,带宽越宽,能承载的数据量越大。”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曹明表示,此次测试采用自研的Massive MIMO-Advanced天线阵列和智能波束赋形算法,可动态调整信号发射方向,将频谱利用率提升至每赫兹30比特,接近香农定理理论极限。
0817091314.png

5G-A:从“人联”到“物联”的桥梁

作为5G向6G演进的中间阶段,5G-A不仅追求速度,更注重场景适配。华为此次测试模拟了三大典型场景:

  1. 工业互联网:在100米距离内,通过1120MHz带宽实现8K视频实时传输与机械臂远程操控,时延低于1毫秒,满足精密制造需求;

  2. 智能交通:在时速200公里的高铁上,测试车辆与基站间保持30Gbps稳定连接,为自动驾驶提供低时延、高可靠通信保障;

  3. 全息通信:支持16路4K全息影像同步传输,单路带宽需求达1.5Gbps,为远程会议、教育等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。

国内产业链协同发力

华为的突破离不开国内生态伙伴的支持。测试中,中兴通讯提供了支持1120MHz带宽的基站设备,信科集团研发的射频芯片将功耗降低40%,而紫光展锐的终端模组则实现了多频段无缝切换。

“这不仅是华为的技术胜利,更是国内5G产业链整体实力的体现。”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指出,从基站到终端,国内企业已掌握5G-A核心专利占比超60%,为全球商用部署奠定基础。

商用落地仍需突破“三座大山”

尽管技术领先,但5G-A大规模商用仍面临挑战:

  • 频谱分配:1120MHz带宽需连续频谱资源,而国内3.5GHz、4.9GHz等中高频段已被5G占用,需探索毫米波与Sub-6GHz协同方案;

  • 终端成本:支持多载波聚合的5G-A芯片成本较现有产品高3倍,需通过量产摊薄;

  • 商业模式:运营商需探索按带宽、时延等维度差异化定价,而非单纯“流量计费”。

不过,国内运营商已展开布局。移动计划2025年在20个城市试点5G-A,重点覆盖工业园区、交通枢纽等场景;联通则联合华为推出“5G-A无源物联”方案,通过反射式标签实现仓库物资自动盘点,成本较RFID降低70%。

6G前的“冲刺”

按照3GPP规划,5G-A标准将于2024年底冻结,2025年开启商用。华为此次测试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,更为6G时代“太赫兹通信”“智能超表面”等前沿技术探路。

“从1G到5G,我们解决了‘连接’问题;5G-A要解决的是‘连接质量’;而6G将重新定义‘连接的本质’。”曹明透露,华为已启动6G原型机研发,目标在2030年实现每秒1Tbps的“泛在智能网络”。当速度不再受限,未来的通信世界将如何演变?答案或许就藏在这次30Gbps的测试数据中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热门文章
  • 蔗糖和玉米糖浆哪里不一样?

    蔗糖和玉米糖浆哪里不一样?
    夏日饮料的甜味背后,藏着一场持续数十年的“糖业较量”——蔗糖与玉米糖浆的较量。这两种看似相似的甜味剂,实则在原料、化学结构、风味特性及产业应用中存在本质差异,甚至影响着一瓶可乐的最终口感。原料与化学本质:天然双糖VS人工混合液蔗糖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双糖,由甘蔗或甜菜提取后结晶而成,化学式为C₁₂H₂₂O₁₁,需经人体酶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吸收。而玉米糖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,通过酶水解工艺制成,主要成分为游离的葡萄糖和果糖混合液(如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-55含55%果糖、45%...
  • 华为Mate 80支持eSIM+低轨卫星通信

    华为Mate 80支持eSIM+低轨卫星通信
    华为Mate 80系列或于2025年10月发布,全球首发麒麟9030芯片,并搭载eSIM与低轨卫星通信技术。技术亮点:eSIM普及:通过内置虚拟SIM卡,减少物理卡槽占用,提升机身密封性(支持IP68防水)。卫星通信升级:低轨卫星延迟低于10毫秒,覆盖范围更广,适用于户外探险、灾害救援等场景。散热黑科技:在大圆镜头Deco内嵌入超薄风扇,配合风道设计实现主动散热,解决高性能芯片发热问题。行业意义:通信技术标杆:华为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支持eSIM与卫星通信的手机厂商,推动行业向“...
  • 敦煌的女儿:樊锦诗与莫高窟的半世纪精神共舞

    敦煌的女儿:樊锦诗与莫高窟的半世纪精神共舞
    81岁的樊锦诗在自传《我心归处是敦煌》中写下:“此生命定,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。”这部用18年时间打磨的口述史,不仅记录了一位江南女子与大漠戈壁的半世纪情缘,更揭开了文化遗产保护背后鲜为人知的精神图谱。初遇敦煌:理想主义的觉醒与代价1963年,北大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主动请缨前往敦煌。当她第一次走进洞窟,被斑斓壁画震撼的同时,也目睹了壁画脱落、彩塑倾倒的惨状。书中披露,为绘制病害图,她曾在零下20℃的洞窟中连续工作12小时,手指冻僵便用舌尖温热毛笔。这种近乎苦修的坚守,源于她...
  • 《归队》:白山黑水间的平民史诗与抗战叙事新范式

    《归队》:白山黑水间的平民史诗与抗战叙事新范式
    电视剧《归队》在央视与腾讯视频同步开播,这部以东北抗联为背景的34集群像剧,以“小人物视角”重构抗战叙事,为历史题材创作开辟了全新路径。导演臧溪川在采访中坦言:“我们想拍的,是战争巨网下普通人的生存与觉醒。”一、叙事:从宏大史诗到微观切口不同于传统抗战剧的“英雄中心”模式,《归队》以一支抗联小队的“归队”历程为轴心,采用多线交织的叙事结构。鲁长山(胡军饰)在密林中的绝境求生、汤德远(李乃文饰)在劳工营的挣扎、高云虎(任彬饰)深陷金矿阴谋……四条线索如冰凌般折射出1931-19...
  • 解读:智驾就是自动驾驶

    解读:智驾就是自动驾驶
    2025年,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持续火爆,但消费者对“智能驾驶”与“自动驾驶”的认知仍存在混淆。从技术原理到应用场景,两者本质差异正重塑产业格局。技术分析:辅助与自主的边界智能驾驶(L2-L3级)依赖车辆自身传感器(如摄像头、雷达)实现辅助功能,需驾驶员随时接管。例如,高速自动变道、自动泊车等场景下,系统仅提供决策建议,最终操作权在人的手中。自动驾驶(L4-L5级)则通过车联网、高精地图与V2X(车路协同)技术,实现“无人工干预”的完全自主行驶。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已在港口、矿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