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结婚登记数为610.6万对,较2023年减少157.4万对,降幅达20.5%。这一数据折射出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深刻变迁。
在厦门从事婚庆策划的陈女士明显感受到行业寒意:“往年‘金九银十’档期需提前半年预订,今年部分酒店婚宴厅甚至出现空置。”她透露,为应对市场萎缩,公司正转型开发“小而美”的定制化婚礼产品,并推出“旅拍+婚礼”一站式服务。
结婚登记量下降与多重因素叠加相关。人口结构变化导致适婚人群规模缩减,而高企的婚育成本则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观望态度。在杭州工作的程序员小张算了一笔账:“一套婚房首付加装修需200万,婚礼开销约30万,这还不包括未来育儿费用。”经济压力使不少青年选择延迟婚期。
与此同时,婚恋服务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。传统婚介所加速数字化转型,通过AI算法匹配相亲对象;旅拍行业则通过文化创新寻求突破,如开发剧本化拍摄主题、打造沉浸式拍摄场景等。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谢朝武指出:“当代新人更注重个性化表达,婚庆企业需从‘标准化套餐’转向‘私人订制’,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、提升体验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离婚登记数在2024年微增至262.1万对,显示婚姻关系稳定性面临新挑战。社会学者呼吁,应加强婚前教育、完善婚姻咨询机制,帮助年轻人建立更成熟的婚恋观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